Monthly Archives: August 2015

士林官邸凱歌堂

Posted in 歷史 | Tagged | Leave a comment

內湖庄役場會議室 郭子儀紀念堂

Posted in 台北散歩師 | Leave a comment

英國領事船屋

十九世紀英國租用紅毛城作為英國領事館,為了巡視及洽公上的便利,英國領事館於海關碼頭旁,以唭哩岸石打造一座船屋,停放當年英國領事的船;如今為了重現英國領事管理時期周邊空間的歷史意象,博物館就地原貌重建,完成現在大家看到的船屋。   十九世紀中葉,大英帝國挾武力將商業版圖擴及臺灣,並設領事館於紅毛城,英國商人掌控淡水港之經貿與航運。於是英國領事館在現在「新船屋」 處用唭哩岸石砌了船屋,並配有四名會操舟划槳的工人。當英國領事要出去巡港時,就推舟入海,然後出港視察,這是過去淡水港內之獨特景觀。二次大戰後,淡水 封港,航運沒落,加上在1972年領事館撤館,船屋就此逐年荒廢。此後,因考量周圍道路景觀與設置停車場,就將傾頹已久的船屋拆除了。   船屋的形式依照舊樣式重建,並於裡面加設腳踏車架,利用腳踏車旅遊的民眾沿金色水岸騎車到這可以停放,過個馬路就是紅毛城了,不需擔心停車問題;沒有攜帶大鎖的民眾,也可以到紅毛城旅客服務中心借用腳踏車號碼鎖。騎乘腳踏車探遊古蹟既健身又省時。 

Posted in 歷史 | Leave a comment

淡水海関碼頭

Posted in 台北散歩師 | Leave a comment

牛津學堂

Posted in 歷史 | Tagged | Leave a comment

馬偕故居

Posted in 台北散歩師 | Leave a comment

姑娘樓

Posted in 台北散歩師 | Leave a comment

牧師樓

Posted in 台北散歩師 | Leave a comment

小白宮

Posted in 歷史 | Leave a comment

得忌利士洋行

「得忌利士洋行」位於淡水中正路老街末段,舊稱「烽火段」,早年因河水深度足以停泊大型船隻,且靠近東側漢人街市,產業運輸補給較為便利,成為淡水 開放為通商口岸後非常重要的港埠區域。與其他洋行不同,「得忌利士洋行」除具備一般洋行的貿易功能之外,航運更是其主要業務,曾經寡占臺灣航路數十年,是 淡水開港後洋行貿易蓬勃發展的見證,同時也曾經在臺灣史上幾個重要的歷史事件中留下痕跡,包括了馬偕博士來臺、清法戰爭、臺灣民主國成立等。經歷數個時代 變遷與改建,建物本身保留著不同時期、需求、使用方式之建築斷層堆疊,可看出不同年代與不同層次材料所構成的工法、技術,從歷史的價值來看,「得忌利士洋 行」可說是清末臺灣開港及北臺灣航運發展的歷史見證,其存在是淡水區烽火段過去洋行林立的歷史證據。 「得忌利士洋 行」從西元1871年代興建至今,已逾140餘年,保存記錄了老建築原有的歲月痕跡,為了保存建物價值特地以文化資產的規格進行修復。「得忌利士洋行」座 落在淡水中正路末段,依相關歷史文獻及專家學者研究,這兩棟建築所在位置,當時為鄰近德記洋行(Tait & Co.)的「道格拉斯洋行」(Douglas Lapraik & Co.),清末文獻檔案稱「得忌利士洋行」。目前依當時空間使用功能,前棟定名為「第一檢查場」,後棟定名為「輸入品倉庫」。 前棟「第一檢查場」為時代變遷與改建的紀念性建築,建物本身保留著不同時期的使用方式之建築斷層堆疊,也蘊涵著各時期所代表的歷史文化,而不同年代 與不同層次材料所構成的工法、技術,亦具建築研究之重要性。 後棟「輸入品倉庫」 前棟「第一檢查場」

Posted in 台北散歩師 | Leave a comment